欢迎访问东莞成考网!本网站为民间交流网站,主要为广大考生提供报考指导服务,官方信息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为准。
关闭成考导航
报考指南
东莞成考网招生专业
辅导资料
当前位置: 主页 > 成考资料 > 历年真题 > 历年真题专升本 > 大学语文

2018 年东莞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历年真题答案解析

整编:东莞成考网 发布时间:2024-04-11 17:28:15浏览热度:

2018 年东莞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历年真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史学著作的相关知识。

【应试指导】《春秋》是编年体史书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作品知识。

【应试指导】《春蚕》《秋收》《残冬》为茅盾的“农村三部曲”;《雾》《雨》《电》为巴金的“爱情三部曲”;《家》《春》《秋》为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毁灭》《踪迹》《背影》是朱自清的作品。

4.【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具体内容。

【应试指导】《张中丞传后叙》讲述的“睢阳保卫战”中的英雄人物有张巡、许远、南霁云,贺兰进明在此役中未对巡、远二人施以援手,其非作者所认为的英雄。

5.【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诗歌的体裁。

【应试指导】《山居秋暝》为五言律诗;《关山月·和我诏下十五年》为乐府旧题诗;《蜀相》为七言律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七言歌行体。

6.【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中心论点。

【应试指导】《五代史伶官传序》从后唐庄宗李存助征伐敌国、统一中原,又骄纵享乐、身死国灭的典型事例,归纳出“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的重要史学观点。

7.【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文学常识。

【应试指导】曹操为 2 世纪至 3 世纪时期的人;王安石生活在 11 世纪;韩念生活在 8 世纪至 9 世纪;辛弃疾主要生活在 12 世纪,故 ACD三项均可排除。

8.【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知识。

【应试指导】《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散文作品;《论快乐》是钱钟书的散文随笔。

9.【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具体内容。

【应试指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

路》。

10.【答案】C

【考情点拔】本题考查了文学常识。

【应试指导】A 项中《狂人日记》为短篇小说;B 项中郁达夫并非文学研究会的代表作家;D 项中《炉中煤》创作于 1920 年,《雨巷》创作于 1927 年,均非抗战时期的作品。

11.【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知识。

【应试指导】欧·利作品主要以“含泪的微笑”的独特艺术风格描写城市里市民和小人物的悲欢和他们真挚的友情与爱情。

12.【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具体内容。

【应试指导】《李将军列传》出自纪传体通史《史记》,通过对李广一生经历的记叙,突出李广“天下无双”的武功武德,也记叙了李广终生不得封候的悲惨遭遇。

13.【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品的具体内容。

【应试指导】《郑伯克段于那》一文中,姜氏育有二子,长子郑伯癌生,为姜氏所恶,次子共叔段为姜氏所偏爱。

14.【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成语的出处

【应试指导】狡免三窟出自《冯设客孟尝君》,“狡免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15.【答案】C

【考情点拔】本题考查作品的修辞手法。

【应试指导】《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充分地利用了九组叠字渲染气氛,表情达意,使全词在声音节奏和情节气氛各方面都与内容密切配合,真切地描绘出作者愁苦敏感的内心世界。

16.【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而”字的用法。

【应试指导】A 项中“而”表转折,为“却”“但是”之意;B 项中“而”表顺承,为“才”“就”之意;C 项中“而”无实义,作助词;D 项中“而”表方式或状态。

17.【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对一词多义的理解。

【应试指导】A 项中的“所”分别为“大约,许”和“地方,处所”的意思;B 项中的“无”均为“不要”的意思;C 项中的“卒”分别分“突然”和“差役”的意思;D 项中“为”分别为“当作”和“替”的意思。

18.【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被动句的相关知识。

【应试指导】A 项中“以来之”意为“以使之来”,故此句为使动句;B项“不可除”意为“不能被尽除”;C 项“见笑”意为“被取笑”;D 项“为天下笑”意为“被天下人嘲笑”。

19.【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字词的含义。

【应试指导】C 项中“被”为动词,意为“穿着”。

20.【答案】D

【考情点拔】本题考查了文言文的翻译。

【应试指导】D 项“供养无主”在文中意为“祖母无人供养”。


二、文言文阅读

21.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款?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款?(2 分)

22.①论证其所以得天下;②论证其所以失天下。(2 分)二者构成对比关系。(2 分)

23.反问。(1 分)以两个反问句回扣主题,强调“得”“失”都是由人事决定的。(3 分)

24.第一层划在“终不言家产事”后;第二层划在“竞死”后:第三层划在“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余下为第四层。(3 分)

25.正直廉洁、体恤士卒、精于骑射、治军简易、宽缓不苛。(4 分)

26.他专门把射箭当作游戏,一直到死。(3 分)

27.作者借物寓意,表达内心的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也表现出对如“伯乐”一般的能识别人才、任用人才的人的渴求。(4 分)

28.“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士:“伯乐”代表能够识别人才、任用人才的贤士。(4 分)

29.(1)食:sì.(1 分)(2)石:dàn。(1 分)


三、现代文阅读

30.揭示封建军阀统治之下,封建等级制度严酷的社会现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反动与黑暗。(3 分)作者以比喻、对比的手法揭示这个现实。(1 分)

31.所谓中国固有的文明,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宴的厨房。中国固有文明的实质就是人吃人。(4 分)

32.对比、排比。(2 分)

33.作者以姐姐为例,控诉封建家庭、封建礼教摧残和窒息青春与生命的罪恶,从而押击和否定了整个封建家庭、封建社会。而姐姐的悲剧说明只有彻底挣脱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束缚,才能开辟属于自己的新的人生道路。(4 分)

34.祖辈们所安排的囿于家庭和礼教的“平坦”道路,实际上是一条窒息青春和生命的死路,只有冲破旧家庭、旧礼教的束缚,才能走出一条光明之路。(4 分)

35.插叙。(2 分)

36.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和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2分)春天和凝冰两个意象。(2 分)

37.好东西指的是美好的愿望和渴望,这句诗的深刻寓意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和生命力只是暂时因专制暴政而被窒息冻结,但是它们水远都在。(4 分)

38.象征。(2 分)


四、作文

39.作文评分标准

本文标签:东莞成考大学语文2018 年东莞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历年真题答案解析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dgckw.net

本文地址:http://www.dgckw.net/dxyw112/17898.html

成考倒计时

立刻定制专属提升方案

  OR 点我咨询 点我关注 点我加群

已有6927人已成功提升学历

学历提升方式

咨询电话

177-2280-6683

在线招生老师